将未来想象照进现实 | Stratasys J850 Prime 如何让概念车看得见的设计真正可触

在车展现场,最能吸引目光的,往往不是即将上市的新车,而是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概念车:中控台像液体悬浮、门板表面生长出光栅状微结构、织物与装饰件实现连续过渡……这些设计看似天马行空,但背后体现的是对材料语言的全新表达。

然而,对于设计和工程团队来说,这种“可视但不可制造”的鸿沟并不陌生。许多构思在 3D 渲染图中完美呈现,但一旦进入实物验证,就会因传统工艺的限制而搁浅。概念车阶段的价值,本质上并非走向量产,而是为“未来可感知体验”建立实验场。而构建这个实验场的关键,在于一套能承载多变量、快速迭代的工具链——这正是 Stratasys J850 Prime 发挥作用的地方。

为什么传统路径难以验证“新材料体验”?

传统 CMF 打样流程依赖制版、贴合、喷涂、开模等串行工序,其设计逻辑更偏向“已有材料的组合”,而非“材料行为的定义”。这就意味着:

  •  若要验证一个光学渐变效果,可能需要多层 UV 印刷 + 膜层贴合;
  •  若要做刚柔过渡结构,通常需要成本高昂且复杂的模具支持;
  •  若要模拟织物表面的肌理与光泽,还需通过手工压纹或丝印测试。

这种流程固然成熟,但面对概念车的节奏与表达诉求时,会变得异常笨重:每次调色或纹理调整都意味着重开工艺路径,反馈周期动辄数周。更关键的是,其设计逻辑更多是“在材料中选结构”,而非“定义一种新材料语言”。

PolyJet 与 J850 Prime:为什么它适合“验证材料行为”?

Stratasys J850 Prime 基于 PolyJet 喷射光敏树脂技术,具备多材料、多色彩、高精度喷射能力。相比于传统打印方式,它的优势不仅是“打印几何”,而在于能构建“材料感知体验”。这里所说的“材料感知”,指的是色彩、透明度、触感、硬度、纹理等可量化材料特性的综合呈现——不是从物料库里选材料,而是通过参数定义“材料表达”。

J850 Prime

J850 Prime 能够支持设计师同时控制以下五类关键物理变量,并在一次成型中联动输出:

  •  色彩:支持 PANTONE® 色彩体系,能做到多区域分区上色;
  •  透明度:通过材料混合喷射,可模拟从磨砂、半透到高透的玻璃质感;
  •  刚度(Shore A 到 Shore D):通过柔性与刚性材料比例控制,实现一体化刚柔结构;
  •  表面纹理:支持直接打印压纹与微结构,非后处理生成;
  •  结构几何:可设计嵌入式支撑、蜂窝结构、过渡曲面等局部特征。

这种控制维度不仅是视觉上的组合,更是触觉、光感与结构强度的集成。设计师可以在类似渲染软件的逻辑中“定义”材质,而非在物料库中“选取”材料。

此外,配套的 GrabCAD Print 软件支持区域化参数设定——例如局部 Shore 值、光泽度、纹理叠加等——让材质控制具备可视化与精细调节能力,进一步提升迭代效率。官方数据显示,在典型原型验证流程中,J850 Prime 可实现 48 小时内完成两轮以上打样与参数调整,使设计从构思走向可感知物理原型的时间大幅缩短。

点击获取产品手册

案例参考:J850 Prime 在中控饰板打样中的应用实践
在某德系概念车的 CMF 验证项目中,Stratasys J850 Prime 被用于打样一个集成多感官特征的中控饰板部件。其设计目标包括:

  •  中心向外的渐变透光纹理,用于模拟灯光透出时的视觉层次;
  •  同一曲面上刚柔结构的过渡,以支持中部的结构强度与边缘的柔性包覆;
  •  不同区域的表面肌理与纹理变化,强化材料语言的一致性与沉浸感。

J850 Prime 能够在一次成型过程中同时控制色彩、透明度、刚度与纹理,使这些复杂特征得以集成于同一组件中,无需多工艺拆件组合,极大简化了物理验证流程,并显著缩短开发周期。

不只是打印件,而是“材料原型”生成平台

与其说 J850 Prime 是一台 3D 打印机,不如说它是一个材料设计平台。设计师在其中调整的不是几何维度,而是感知维度。特别是在概念车阶段——当设计语言尚在构型,当材料表达尚未被物料库标准化时——J850 Prime 帮助团队打通了“从想象到触摸”的物理落地路径。

它带来的不是“打印速度”,而是设计逻辑的转变:

  •  不再为制程妥协设计,而是为体验生成结构;
  •  不再等数周看返工,而是在两天内完成三轮试验;
  •  不再依赖材料供应链,而是本地生成可验证体验。

当汽车设计越来越接近“体验系统”的叙事结构时,材料表达就不再是最后一公里,而是设计语言的第一层。Stratasys J850 Prime 所构建的,是一个让 CMF 团队主动试错、快速调整、构建叙事感官的“实验平台”。它不仅是概念车的生产工具,同时也是让未来设计更早获得验证的催化器——这,就是它在未来汽车设计中无法被替代的价值。
示,在典型原型验证流程中,J850 Prime 可实现 48 小时内完成两轮以上打样与参数调整,使设计从构思走向可感知物理原型的时间大幅缩短。

点击获取产品手册

若您有更进一步的需求,请联系我们